“为了照顾孩子,我把工作都辞了,幸亏调解员帮我们把问题解决了。”近日,受害方家属给津南区司法局葛沽司法所打来电话,对调解员表达谢意。
去年11月,津南区葛沽镇某学校两名学生因发生肢体碰撞,导致其中一名学生手臂骨折住院,责任方家长因意外伤害赔偿金额与受害方家长产生矛盾纠纷。调解员经过调查发现,受害方家庭生活比较困难,祖孙三代靠孩子父亲一人打工维持生活,现在又因需要在家照顾受伤的孩子而把工作辞了,失去收入来源。孩子两次住院已经花去医疗费2万余元,生活更加困难。
如果该纠纷走诉讼程序不仅耗时长,而且诉讼成本较高。在该镇校园人民调解工作室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,双方同意通过调解化解纠纷。
调解员制定了详细的调解方案,首先固定视频证据、就诊病历、诊断证明等,然后合理确定赔偿数额,并就双方分歧点进行逐项调解。调解中,双方对责任问题基本无异议,只是在护理费、误工费、营养费等赔偿问题上分歧较大。调解员采取“背对背”的方式,在充分听取受害方家属赔偿要求的同时,与责任方家属展开深入交流。“孩子的受伤让原本生活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,而作为责任方家长,要勇于承担责任,积极配合孩子治疗,适当赔偿护理费、营养费等都是合理合法的。而且,两个孩子将来还要一起读书,作为家长应尽量避免因此事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……”调解员从情理两方面对责任方家属进行劝说。
几轮调解下来,责任方家长表示愿意承担责任,并认可了对方的赔偿要求。双方达成一致意见,签订调解协议,矛盾纠纷得以成功化解。
稿源:
天津政法报
编辑:
范艺瀛